碳道IdeaCarbon联合大成举办碳圈迎新研讨会

碳道小编 · 2022-01-26 16:01 · 阅读量 · 3807

摘要:为了进一步增强“双碳目标”下,从事碳交易、碳减排、碳资产开发、节能减碳技术研究等相关领域专家之间研究成果和工作实务的分享以及促进交流,2022年1月16日下午,碳道(IdeaCarbon)联合大成上海办公室成功举办“碳圈新年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增强“双碳目标”下,从事碳交易、碳减排、碳资产开发、节能减碳技术研究等相关领域专家之间研究成果和工作实务的分享以及促进交流,2022年1月16日下午,碳道(IdeaCarbon)联合大成上海办公室成功举办“碳圈新年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能碳科技、申能售电、国泰君安、晶科能源、道达尔、CEC认证、DNV挪威船级社、维多集团、胜科能源、柏能新能源、平安租赁、中国碳汇林、碳寻、鑫碳、盈碳、吉利碳资产、康恒环境、曦之环保科技、Freepoint、埃克森美孚、金光集团、高盛高华证券、普华永道(新加波)、上实城开、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碳市场、碳资产管理及能源相关企业、协会和高校的3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会。

 

研讨会由碳道董事长刘开成先生大成上海律师徐艳共同主持,大成上海合伙人王善良律师致辞,他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大成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大成上海在能源与环境行业、碳市场以及ESG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

 

在嘉宾发言环节,首先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宾晖博士到场做主题发言。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及履约情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针对机构入市、能力建设、碳管理体系等热门话题,宾晖博士分享了上海在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果和未来工作安排。宾晖博士表示全国碳市场虽然已经开市,但是碳市场建设工作依旧任重道远,2022年仍然是各项制度创新的重要一年。同时,上海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平台,其三个中心定位: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创新中心,宾晖博士认为未来应更多注重发挥其作为创新中心的重要作用,才能推动以行业减排为目标的全国碳市场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柱力量。此外,借助上海独特的国际地位优势,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红利下,宾晖博士表示未来围绕碳市场建设,需要依靠更多专业机构的赋能以及仁人志士的加入,才能群策群力以实现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地实践。

 

随后,碳道首席分析师秦柯就碳市场运行情况做《碳市场2021年回顾与展望》主题发言。作为首席分析师,秦柯从2021年全国及区域碳市场交易情况、全国碳市场及主要试点碳市场分析与展望两个部分内容为与会嘉宾进行分享。就全国碳市场而言,秦柯亦从风险因素和2022年度履约展望两个角度给出专业的分析意见和想法。

 

上海电力大学法学副教授、大成上海能源行业组牵头人司军艳律师为与会来宾单位介绍上海大成在新能源投融资并购、抢装潮诉讼及仲裁等争议解决、绿电、综合能源及碳市场相关法律领域的理论研究与业务实践情况,并向与会嘉宾单位对上海大成的支持和信任表示了感谢。

 

就具体业务实践分享方面,柏能新能源董事长张则徐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其公司在温室气体减排量开发国内市场方面的实践经验,张则徐表示国内CCER交易价格的回暖得益于全国碳市场的政策红利和CCER存量市场的现状特点,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想要积极探索国内温室气体减排量开发的机构,还是需要机构结合自身的业务优势和特点,深耕专业方向,才能在碳中和愿景下探索公司商业机会并实现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碳寻环境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钟少晖则从温室气体减排量开发的国际市场角度,向与会各方介绍了公司在探索国际市场方面的工作和成功经验。钟少辉表示,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开发需要结合项目的特性,以判断选择消纳于国际市场还是适用于国内市场的开发标准。同时,温室气体减排量开发亦需要特别注意前期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底层数据的认真摸排。

 

国泰君安碳金融负责人仝岩介绍了国泰君安在碳市场深耕多年的业务实践,并从提升碳交易市场活跃度的角度,提出对碳市场建设及碳金融创新的专业见解。仝岩认为全国碳市场的有效稳定运行及功能设定的实现需要机构投资者的助力,同时,各种低碳技术的更新迭代、全国碳市场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的美好愿景,将会催生更多商业机会,值得持续关注。

 

此外,本次研讨会设置自由讨论环节。在该环节,其他与会各嘉宾单位根据自身的业务实践并结合对碳市场和能源领域的经验,充分表达了各自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会现场讨论热烈,碳圈大咖分享了满满干货,与会嘉宾均表示本次研讨会收获颇丰,后期将会继续关注上海大成在碳中和相关领域的活动和研究成果。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