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实现碳中和
碳道小编 · 2023-12-06 20:12 · 阅读量 · 1835
摘要: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12月6日,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成果发布会举行。
记者获悉,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亚(残)运会史上首次碳中和,是怎样实现的?
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毛根洪介绍,自2022年4月启动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亚残运会以来,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相关部室联合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省能源局等单位和主办、协办城市,高标准实施亚运会绿色行动,高质量开展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碳减排、碳抵消、全民参与等工作。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以减排为核心,促进了减污与降碳协同。例如,场馆方面,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只有12个,且符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能源方面,通过绿电交易,首次实现全部亚运场馆、杭州亚运村和亚组委办公绿电供应;交通方面,主办和协办城市率先创建全国绿色出行城市,接待、物流等车辆都优先使用新能源车;文化活动方面,为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次没有燃放实体烟花,线上火炬传递有1亿多人参与,有效践行了低碳绿色理念。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以碳抵消为依托,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在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发动各地各单位捐赠碳配额、碳信用、碳普惠等抵消亚运会产生的碳排放量。47家单位捐赠了109.99万吨碳抵消指标,覆盖省内所有11个设区市,省外单位也主动参与,单位数量远超国内外同类赛事。
“我们还优先选用浙江对口帮扶的中西部地区和省内山区26县的碳信用、碳普惠等用于亚运会、亚残运会碳抵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毛根洪说。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以全民参与为重点,促进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以运动员、赞助企业、公众、工作人员等为重点,构建亚组委率先、主办协办城市示范、各地各单位联动的全民绿色行动体系,吸引2亿人次参与,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民行动自觉和社会新风尚。
例如,联合蚂蚁集团举办“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首次发行大型活动碳中和数字纪念奖牌,吸引1.07亿人次参与,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联合杭州亚运村、阿里巴巴集团首创推出“云上亚运村”低碳账户,吸引80%以上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等“村民”注册使用,共有72万余人次参与活动;通过购票指南、观众指南、媒体宣传引导绿色观赛,电子票使用率超过60%;开展“我为亚运种棵树”活动,1800余万人次参与,植树4800余万株,建设亚运碳中和林26片。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以建章立制为抓手,促进赛城联动发展。毛根洪介绍,杭州将统筹赛事筹办和城市发展,努力把亚运会的经验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
在亚运会碳中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制浙江省地方标准《大型赛事活动绿色低碳运营指南》,近期将组织专家评审;编制《亚运会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亚运会场馆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导则》《浙江省用于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的碳普惠减排量管理办法(试行)》等导则或政策,促进规划、建筑、能源、环境等领域的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创新数字化碳中和管理平台、绿电赋能大型赛事活动、全民绿色行动体系等工作机制,为其他大型赛事碳中和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
“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经验提炼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为更多的大型赛会活动、低碳绿色办赛办会提供更多的杭州经验。”毛根洪说。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