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关情况

碳道小编 · 2025-10-29 12:10 · 阅读量 · 256

摘要: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关情况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出席发布会,介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有关情况。

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和9月两次在联合国气候主题峰会发表重要讲话,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全球气候治理和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这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与信心,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和全球视野,展示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双碳”目标提出五年来,中国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进“十四五”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建成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贡献了全球1/4的新增绿色面积。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了有效的管控。启动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出台了甲烷和氧化亚氮控排方案,将煤矿瓦斯排放限值从30%加严到8%。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加强气候风险评估,研究推动提升青藏高原等关键脆弱区域和重点领域的气候韧性。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指导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2023年、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上线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填补国内数据空白。建设性参与引领全球气候多边进程,推动《巴黎协定》完成首次全球盘点,从建章立制转向行动实施。持续深化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国际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低碳技术的主要贡献者、绿色转型的重要引领者,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为全面反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成效,从2008年起,我们每年编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今天,我们发布2025年年度报告,这个报告展示了过去一年来相关工作部署情况,特别是在减缓、适应、碳市场、碳足迹、气候政策法规以及推动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下个月即将召开,我们呼吁各方坚守并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目标、原则与安排,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统筹推进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谈判,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确保优质绿色产品在全球自由流通,推动全球绿色公正转型。中方愿意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一道支持巴西主席国,推动COP30取得积极成果,为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注入稳定性和前进动力。


来源:生态环境部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