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今年收官,确保目标任务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碳道小编 · 2025-07-28 08:07 · 阅读量 · 220
摘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今年收官,确保目标任务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2025年是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收官年,这一年80%的钢铁产能要实现超低排放。
7月26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5(第十六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介绍,截至7月20号,共有197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一大批超低排放技术实现突破、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钢铁行业绿色化水平,有力推动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为更高质量实现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发挥钢铁人的韧劲,特别是非重点区域和电炉钢企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确保目标任务的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姜维表示,减排成绩来之不易,超低排放要做到“长效保持”,决不能“开倒车”,要充分研究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同频共振”,在实现高标准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同时,努力推动技术进步,加快先进使用技术的应用推广,不断降低治理设施运行成本,降低投资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同时,姜维强调,要科学、公平对待超低排放工程,重视科技进步推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特别是加大新质生产力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升级,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反对盲目加严指标、反对违反科学的超超低。
“我们推动行业三大工程‘超低排放、极致能效、数字化转型’,既相互独立开展,实质又有很多协同的理念、技术。例如数字化的技术应用于能源智慧管控,实现多能源介质协同优化配置,不仅节能,又利于减排,还利于提高效率,实现降本。有专家判断,仅数字化技术在钢铁节能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节能降碳15%,这大大超过我们2020年编制发布钢铁行业低碳技术路线图时的预期,而这就是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协同的价值。”姜维建议,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对超低排放A类企业,国家应强化差异化政策,从退补、奖补、产量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对没有按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应有相应惩戒措施,实现公平市场竞争,杜绝劣币驱逐良币,体现国家政策的严肃性。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