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全球碳定价会议:共商减碳路径与全球协同策略

碳道小编 · 2025-07-02 08:07 · 阅读量 · 79

摘要:IFF全球碳定价会议:共商减碳路径与全球协同策略

2025年6月27日,由国际金融论坛(IFF)、欧洲碳定价工作小组与美国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21期全球碳定价会议“克艰求变:企业破局全球变暖之道”在线上召开。来自国际能源署(IEA)、国际商会(ICC)、道达尔能源、隆基绿能等40余家机构与企业的代表围绕 “遏制全球变暖的关键障碍与应对路径” 展开深度研讨,披露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爆发式增长、绿色氢技术商业化突破等关键进展,同时警示气候临界点风险,呼吁建立全球碳定价协同机制与甲烷减排强制协议。

会议指出,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1.5℃,若排放趋势持续,2030年前或将突破2℃阈值。专家警告,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可能在20-30年内关闭,导致气候系统进一步紊乱。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减排紧迫性的认知仍显不足,亟需强化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表现亮眼,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中,中国贡献显著。中国企业创新的“光伏+”模式在生态修复与能源生产上取得双赢,而隆基绿能等企业在电池效率与零碳制造方面也实现突破。氢能商业化进程加速,欧盟与中国均在绿氢项目上取得重要进展。

甲烷减排成为会议焦点之一。多家能源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大幅降低排放,全球石油公司联盟也承诺2030年前实现上游近零甲烷排放。会议呼吁借鉴《蒙特利尔议定书》经验,推动更具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

政策协同方面,欧盟计划通过碳关税机制推动工业脱碳,而国际商会则提出改革碳市场、降低绿色融资成本等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对气候危机需要技术、政策与市场的多方协作,尤其应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支持,以加速全球能源转型。

本次会议凸显全球能源转型的多元路径:既要依托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也要正视化石燃料的过渡价值,同时加速绿氢等新兴技术突破。与会者一致认为,唯有政策、市场、技术协同发力,方能在应对气候危机的“马拉松”中抢占先机。


来源:国际金融论坛IFF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