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年碳排放量超5000吨的900余家重点单位施行配额管理

碳道小编 · 2025-05-13 08:05 · 阅读量 · 67

摘要:北京对年碳排放量超5000吨的900余家重点单位施行配额管理

北京碳市场管理将石化、制造业、热力、交通运输及服务业等行业年能耗2000吨标煤以上的近1300家单位纳入管理,其中对年碳排放量超过5000吨的90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施行配额管理,碳排放配额可交易。配额线上成交价格稳步提升,体现了“排碳有成本、降碳有收益”的市场原则,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碳市场自2013年开市以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场体系,在顶层制度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运行平稳有效,很好发挥了促进碳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贡献了北京经验。

政策体系方面,北京碳市场建立了“1+1+N”的政策体系,第一个“1”是2013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第二个“1”是市政府2014年5月发布、2024年3月修订的《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N”是指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包括碳排放量抵销、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和回购、市场交易和结算规则等,为碳市场平稳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运行保障方面,北京市碳市场采用“两机构双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由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承担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机构职能;北京绿色交易所承担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交易机构职能;同时,升级完善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平台和交易平台。

探索创新方面,2022年以来,碳市场主动联动电力市场,协同促进消纳绿电。2024年,北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中140多家参与绿电交易,购买了近70%的市场化交易绿电份额,是全市绿电消纳的绝对主力。2022年起,通过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方式尝试配额有偿分配。截至目前,已完成了5次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同时更好体现排碳有成本。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鼓励全社会自愿参与碳减排的碳普惠机制。发布了碳普惠方法学3个,目前有5个涉及低碳出行、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等场景的碳普惠项目在运行,近500万用户参与,已审定碳减排量超过40万吨。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碳市场将进一步优化市场机制,结合北京市碳排放控制目标、不同行业排放状况及减排潜力,研究优化收紧免费配额分配方法,激励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完善碳普惠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低碳行动。


来源:人民网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