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道原创】德国调查UER违规行为波及中国项目

碳道小编  · 2024-01-09 21:01 · 阅读量 · 3852

摘要:德国调查UER违规行为波及中国项目

据日经新闻和Argus的消息,德国联邦环境署(UBA)已开始对中国的一个UER项目进行调查,因德国某生物燃料生产商指控有关部门(DEHSt)为一些国际化石燃料公司在中国的减排项目基于虚假信息审核通过UER项目。德国生物燃料生产商认为这些化石燃料公司不是购买他们的产品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而是使用虚假获得的UER,这并不公平。


DEHSt负责监管欧盟和德国在德国的排放交易计划,但DEHSt并不负责核实UER项目,而是依靠独立核查机构的报告。


德国对化石燃料公司的温室气体减排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2023年,企业必须减排8%,但到2024年,这一比例将增至9.25%。该计划将持续到2030年,届时需求将达到25%。欧盟要求在欧盟内部销售、销售和储存化石燃料的公司在燃料进入炼油厂或储存设施之前,必须按照设定的比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或生物燃料,使用绿色交通工具,获得UER来证明他们已经完成了减排目标。根据德国温室气体(GHG)减排配额规定,承担减排义务的公司最多可以通过抵销1.2%的UER来完成减排任务。已经达到减排目标的公司可以对外出售额外的UER额度。


UBA表示,该信息已提交给项目负责人以及参与项目的审定和核查机构,目前正在等待对此事的澄清,但UBA 没有透露有关被调查项目的更多信息。据上述消息报道,德国UER市场参与者声称在中国的数十个项目(约能产生430 万吨二氧化碳减排当量)是在不符合 UER 法规要求的情况下获得批准。


德国生物燃料协会(VDB)声称,他们之前已经表明UER项目很容易出现数据造假的行为,VDB首席执行官Elmar Baumann表示:“我们担心,模糊的规范和松懈的控制将出现大量的不合法投机行为,而实际上却没有达到规定的减排目标。”“我们呼吁联邦政府勒紧缰绳,必须引入更严格的规则、更严格的管控和更有效的惩罚措施。”


德国《商报》2023年12月22日报道称,在发现DEHSt网站上列出的中国项目并不存在后,德国生物燃料生产商对此表示十分气愤。《商报》还称,DEHSt列出的坐标在谷歌地图上只显示了沙漠,日经新闻(Nikkei)随后证实了这一说法。日经新闻的报道中还特别指出公开的项目信息中至少有8个项目的验证报告显示由Mueller-BBM环境鉴定团队的Zhaoxuejiao进行了现场审核访问,日经称Mueller-BBM环境鉴定团队和Zhao都没有就此事进行回复。日经新闻未明确指认上述项目与该审核方有关。


此外,Baumann还指责中国制造商在2023年向欧洲市场大量供应所谓的“先进”生物燃料,成为向欧盟出口此类燃料的最大国家。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认为,如果生物燃料不是由棕榈油或油菜籽等原料制成,而是由废弃的食用油等废物和残渣等制成,那么这种生物燃料就是先进的。


业内人士怀疑,鉴于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复杂且成本高昂,中国企业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如此庞大的生物柴油生产能力。2023年12月20日,受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European Biodiesel Board)的投诉推动,欧盟表示将对中国进口的生物燃料发起反倾销调查。该委员会表示,预计此次调查将证明,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几乎总是被归类为高级和基于废物的,中国出口商应此负责。


碳市场数据问题一直深陷争议。Nikkei Asia最近报道称,包括航空公司和壳牌在内的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质疑碳排放额度在遏制全球变暖方面的有效性。并且长期以来,气候活动人士一直倡议企业自主减排,而不是依靠购买碳减排额度来完成自己的减排目标。


如果来自中国的部分UER项目在申请过程中或存在虚假申报等情况,可以产生与之前VCM市场数据夸大和编造的情况类似,预计UBA可能对来自中国的UER的项目进行大范围调查,然则与VCM市场自愿性质不同,UER的调查可能导致强制性的惩罚,从而波及涉事的开发商和项目业主。


碳道专稿  未经同意不允许转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