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证据表明,健康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而二者关系紧密的观点也被广泛接受。在过去5年里,《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以下简称“柳叶刀倒计时”)监测并报告了40多项全球指标,衡量了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最新发布的2020年度报告纳入了与高温有关的死亡率、移民和人口迁移、城市绿地、低碳饮食、极端高温所致劳动生产率降低产生的经济成本等新指标。通过观测指标的广度,我们对气候如何影响健康、如何给卫生系统带去压力等问题有了更深入、更科学的理解。举例来讲,健康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空气污染会引发哮喘等不良健康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和粮食产量减少可能会导致不良饮食,绿地可及性不足会增加心理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65岁以上人群对高温的耐受性极差等。在应对气候和COVID-19这两项危机的过程中,卫生机构超负荷运转的情况日益严重,而卫生服务的韧性决定了卫生系统能力,这又进一步决定了能否有效应对上述由气候问题导致的健康问题。
《柳叶刀倒计时》报告发表5年来得到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区域数据对制定国家级政策十分重要。因此,在澳大利亚发布第三份《MJA-柳叶刀倒计时》年度报告的同期,《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也发布了《柳叶刀倒计时》亚洲分区的第一份区域报告。这份区域报告聚焦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的中国,也是世界五分之一人口(14亿人)的生存家园。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在国家和世界层面都至关重要。这份报告的主要发现呼吁各省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控气温上升带来的健康风险。报告观测的23项指标表明,尽管多个部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且通过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群健康的可能性也已经显现,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健康影响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