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政策简报

碳道小编 · 2019-12-27 08:12 · 阅读量 · 2305

摘要:备受关注的马德里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5”)——关于《巴黎协定》第六条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市场机制,尤其是全球碳市场——无果而终落下大幕,世界将目光转向中国。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发展,对推动全球碳定价的进展及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将产生重大影响。

从宣布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来,中国不断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技术规范体系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能力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正式将碳排放配额确认为碳排放权资产。中国碳市场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为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市场,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中国还需开展大量工作。其中,如何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包括碳排放权交易与财政金融政策更好地衔接,更大程度地发挥政策协同作用,是我们本期绿色金融政策简报的关注视角。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的成功不仅对中国很重要,而且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意义更为重大。全国碳市场预计将在2020年启动运行,加强政策协调是中国建设健全有效的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工作之一。


2018年,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市场建设的工作职能划转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促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的统筹协同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主要体现在国务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变化,《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与生态环境部共同开展碳期货交易试点探索的前期工作。


然而,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步走向正式全面运行,从市场运作和金融监管的视角来看,在加强政策协调,促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生态环境部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同不足,缺乏碳金融和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规范,以及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加强政策协调,是推动中国建设和运行健全有效的全国碳市场的有力支撑。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 建立责权明晰的协调机制和跨部门监管框架

  • 制定碳金融发展路线图和丰富碳交易产品

  • 加强碳排放交易和碳金融市场的能力建设


来源:保尔森基金会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