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需加强交易实践

碳道小编 · 2019-04-26 12:04 · 阅读量 · 760

摘要:中国上周批准了《巴黎协定》,这将大大推动中国努力落实全国统一的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势头。保持薄弱环节的交易不可能成功。

【财新网】(专栏作家 黄杰夫)对本月3日发布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笔者认为,碳市场设计中,交易层面的一些关键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三年前本人在韩国国际碳交易会议上的发言,对该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在此重发。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排放交易机制试点取得了重要的经验。大多数观察家认为,交易流动性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

 
  在这里,我想介绍五个与贸易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使中国的国家排放交易体系取得成功。

1、需要增强数据透明度

  所有的碳交易所试点都没有公布基本数据,比如每个控排企业从地方政府获得的碳配额。相比之下,欧盟委员会拥有一个涵盖所有31个ETS参与国的欧盟注册处。它拥有控排企业和碳交易所的账户,列出了所有可供公众查阅的设施排放水平、配额和移交许可证。

  如果没有及时发布准确的基础数据,市场参与者就无法分析供求趋势,交易就如同在黑暗中飞镖一般。因此,流动性很快就会枯竭。

2、需要扩大控排企业的能力建设

  在过去的几年中,试点中涉及的控排企业一直专注于合规方面,包括碳配额分配、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参与拍卖实验,而无暇顾及交易和碳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

  这方面有积极的进展。以中国钢铁协会为例。直到最近,这家强大的游说集团一直是中国钢铁公司交易期货(铁矿石期货、钢铁期货等)的强大反对方。但是现在,基于他们的会员多年来不断增长的成功和信心,协会已经开始敦促他们的会员积极参与对冲期货工具。预计这些钢铁公司将逐步将已经获得的技能应用于国家排放交易机制中的碳风险管理。

  与此同时,财政部今年继续推动中国对冲会计准则的更新,使其更符合国际标准,这无疑会鼓励控排企业以更清晰的会计框架积极参与碳价格发现。

3、金融部门在试点中的参与度很低

  中国经纪商和期货公司在期货交易和帮助工业企业制定和实施对冲策略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一个简单、清晰、一致且经过深思熟虑的ETS设计框架,不受任何不必要的干预。金融公司必须在一个监管和透明的环境中,开发简单和适当的工具来满足客户的对冲需求。

  大约一个月前,在上海上市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经纪人之一,正式加入了国际排放交易协会。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加入IETA的法律实体。金融公司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提高,以及这些公司帮助控排企业管理碳资产时展现出的商业机会,有望使金融机构在未来几年在国家排放交易机制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4、交易工具问题

  上周,在20国集团杭州峰会之前,七个中国政府机构发布了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方针。除其他事项外,该指南还列出了为国家ETS开发的一些金融工具或产品,包括远期、掉期、期权、债券和碳资产证券化。该指导方针还要求对碳期货工具进行探索和研究。正如一些分析师所言,这些指导方针并不意味着北京的决策者和金融监管机构更喜欢场外交易工具,而不是上市的碳交易衍生工具(即期货)。

  最终,正如欧洲经验所表明的,一个简单、透明、流动性强的期货市场最能满足控排企业的对冲需求。

  在中国,受规管的商品期货市场始于20多年前,而受规管的商品场外交易(本质上更为复杂)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湖北省试点项目中,碳交易有限实验“向前进展”的经验教训有三个方面:

  在取得任何成功之前,需要清楚地了解特定工具的用途,并在工具设计和控排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求之间保持紧密一致。

  必须制定完善的交易和结算工具的规则和条例,并积极参与受监管的金融中介机构。

  简单地说,碳衍生品交易必须在监管环境中进行。

5、交易平台问题

  如欧盟交易机制所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且具有竞争性的、流动性很强的受监管交易平台,配额交易系统将无法发挥作用。

  在中国,ETS试点现有的七个交易平台中,没有一个拥有民企或私人投资者的股权,而配额仅由各行政区自行分配,在每个指定的交易平台内交易,没有跨交易所的竞争。这是七个碳交易所试点流动性不佳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欧洲,交易所之间的监管和竞争促使做市商通过适当的制衡加强公司治理。交易所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展开竞争,最终有利于交易所用户(即控排企业)。

  随着中国国家排放交易机制将于明年启动,现有的碳交易所将更好地服务于通过吸引私营部门的股权所有权、提高透明度和采用独立董事会来加强其治理结构。

  归根结底,只有市场力量,而不是政府机构,才能判别交易所的得失。

  中国上周批准了《巴黎协定》,这将大大推动中国努力落实全国统一的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势头。保持薄弱环节的交易不可能成功。■



作者为IETA驻北京独立咨询顾问,本文是作者2016年9月6日在韩国济州岛亚太碳论坛上发表的演讲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