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2018年会|上半场 新闻稿
绿色金融 · 2018-11-28 00:11 · 阅读量 · 1009
摘要:2018年11月24日上午9:00,由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
2018年11月24日上午9:00,由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2018年会暨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高峰会议”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厅顺利召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推动长三角城市在绿色金融和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学家及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围绕此次会议主题“绿色金融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助力绿色金融改革。
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2018年会暨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高峰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葛宏波教授、南京大学-牛津大学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李心丹教授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致辞。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葛宏波教授首先对各位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葛教授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发展历史及学术建设,学院立足国际金融视野,服务国家金融战略,成就顶级金融智库为办学使命,并强调了成立中国高校绿色金融研究联盟的意义。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南京大学-牛津大学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李心丹教授回顾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提出学术界对其机制研究空缺与实践蓬勃发展相脱离的现状。他希望中国高校绿色联盟的组建能够推动绿色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以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介绍了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生动形象地阐述了绿色金融之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强调了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对全国具有关键性的示范意义。他认为,绿色金融研究联盟在绿色理念的发展和传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午会议的嘉宾主旨演讲环节由陈诗一教授主持,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发表了主题为“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推动绿色金融深入发展”的演讲。他在描述我国绿色信贷制度形成过程中,提出绿色金融理论研究有待丰富,并且结合现状讨论了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建设性的思考和启示。
随后 ,年会进入绿色金融院长论坛环节,该环节由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副教授主持。
1
2
3
4
5
6
(照片顺序为发言顺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能源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教授在 “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供需侧影响因素分析”的报告中,分别从物流条件、需求侧和市场结构的角度,结合调研数据,具体阐述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的现状,为政策制定提出合理建议。
在“绿色金融与环境风险防范”的演讲中,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澜飚教授从资源配置和环境风险管理两个角度,深入分析绿色金融的作用。在经济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面对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刘教授围绕如何加强绿色金融的环境风险管理功能,提出了独到而专业的观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史英哲教授在题为“绿色债券的发展潜力与挑战”的演讲中,分别围绕绿色债券市场创新、绿色债券指数创新、绿色债券标准创新、绿色债券潜力分析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剖析了绿色债券在当前监管背景下所面临的市场监督、信息披露、第三方认证等一系列挑战。
在主题为“新型货币政策下的绿色金融”的演讲中,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郭晔教授从货币政策对绿色金融影响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当前绿色信贷的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挑战。郭教授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所采取的针对环境保护的货币政策,分析我国新型货币政策在绿色金融中的实践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永生教授发表了题为“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基于真实进步指数(GPI)的视角”的演讲。在报告中,林教授分享了关于真实进步指数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他认为,真实进步指数符合可持续发展和SDGs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专项可持续模式,是一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统计指标。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主任杨子晖教授在题为“边际减排成本与减排交易市场”的演讲中,系统介绍了碳排放交易市场及其金融创新,以及目前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且全面而有深度地探讨了边际减排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整场研讨会精彩纷呈,充实丰富,学术氛围浓郁。
来源:复旦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