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新引擎

碳道小编 · 2018-10-16 09:10 · 阅读量 · 532

摘要: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略,绿色低碳经济则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由此可见,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略,绿色低碳经济则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日前,记者就经济绿色转型与发展问题采访了河北大学副校长康书生教授。康书生认为,绿色金融理应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的新引擎。

《金融时报》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现代金融”,而绿色金融则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您是如何定义绿色金融的?

康书生:所谓绿色金融,是指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准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信贷、保险、证券、基金及其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金融发展模式及金融调控机制的总和。它与传统金融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更加强调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利益,它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资源,维护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及长期发展,实现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和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机理在于:通过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推动企业环保技术创新;通过绿色金融引导创业资本流向,矫正社会公众投资行为;通过绿色金融有效解决环境资源领域的市场失灵问题。最终实现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互动双赢,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金融业是集中社会资金最多、社会性最强、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这种行业特性决定了金融业必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发展经济的主要杠杆和动力,也应当比一般工商业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之下,并且以国有(国家控股)金融机构为主体,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方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全面改善民生、国家长治久安,应是责无旁贷。按着上述逻辑,绿色金融理应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的新引擎。

《金融时报》记者: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的发力点是什么?

康书生:绿色金融的发力点应该是影响经济绿色转型和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和因素。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科学论断和我们对我国社会经济现状的分析判断,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的发力点主要在以下四个领域:

一是实体产业领域。绿色金融应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壮大发展,并以此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在推动实体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绿色转型引导,带动地区整体绿色转型发展。同时,要考虑所支持行业、企业及项目的产业链问题,实施绿色产业链支持,审慎选择产业链上下游存在高耗能、高污染隐患的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

二是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既是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也是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绿色金融应重点发力支持: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项目,譬如节水、节电、节煤、节材、节地等项目;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譬如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的资源以及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资源——水、汽、热、废料、垃圾等循环利用项目;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节约资源的项目,譬如生产经营、商业流通、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共享项经济目等。

三是环境治理与发展领域。环境生态方面的治理与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绿色金融应把支持重点放在:大气污染治理类项目,譬如雾霾治理项目、碳排放治理项目等;水污染治理类项目,譬如地上江河湖海雨水治理项目、地下水治理项目、废污水治理项目以及生活饮用水治理项目等;土地污染治理类项目,譬如城乡公共用地污染治理项目、农田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化肥农药污染治理项目等;废物垃圾处理类项目,譬如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项目等。

四是乡村振兴领域。将乡村振兴作为绿色金融关注支持的重点之一单独列示,是因为“乡村振兴”绿色化是我国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的基础。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绿色金融应在乡村环境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民居建设、乡村产业企业建设与生产经营等领域,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手段,引导、支持绿色“乡村振兴”,使我国广大乡村绿色、和谐、富裕、文明,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绿色崛起与发展。

以上四个领域在某些情况下会存在交叉重合关系,绿色金融支持应综合、统筹考虑。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及经验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康书生:国际上绿色金融的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该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1997年12月颁布的《京都议定书》,提供了实现减排目标的三种补充性的市场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为金融介入绿色发展开拓了领域。2003年,来自世界7个国家的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等10家国际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即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准则,以增加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改进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之后,世界许多国家的众多知名金融机构纷纷接受这一原则并积极付诸实践。譬如:美国环境责任保险(绿色保险),在分散排污企业环境风险、减少政府环境压力、遏制高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作用;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绿色信贷,为企业环境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德国复兴银行的绿色信贷的贷款条件是:项目必须能够满足提高能耗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用循环经济的方法处理垃圾、减少废水产生、排放达标的要求,运作方式是:对于符合要求的项目给予免息、低息、长期贷款等政策支持。

归纳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可简要概括为:健全国家规范、鼓励、支持绿色经济、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制定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财政、税收、担保等激励政策,金融系统市场化绿色金融业务运作及风险管理、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与创新等。这些经验在我国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可资借鉴。

《金融时报》记者:发展绿色金融的关键是什么?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金融系统会面临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康书生:要通过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金融系统自身的绿色转型、创新是关键。金融系统需要转变自身发展方式,调整、构建适应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业务、产品及服务方式。

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主要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金融系统(机构)的内部与外部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管理模式、考核评价、人力管理等方面,满足金融支持经济绿色转型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

金融系统在绿色金融业务及产品服务发展创新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根据国家在新时代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方略和规划,优化、完善、拓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业务。应改善节能环保等绿色经济信息沟通机制及征信管理系统,在征信系统中要严格“环评一票否决制”和 “赤道原则”;应根据客户所在行业及其特点,制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授信、保险政策、操作细则及奖惩利(费)率;应对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建立绿色通道,银行信贷优先支持其上市融资、增发新股和配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应积极开发金融创新产品,譬如对企业间通过产业链条对接的方式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关联企业开户银行之间应协同合作,以银团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应积极拓展绿色保险业务如环境资源责任险等。

二是创新开展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绿色风投业务。支持绿色节能、环保、循环、共享等绿色产业的公司股票优先上市,对已上市的公司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传统企业则可鼓励其通过发行绿色优先股来筹集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绿色升级改造,以实现企业绿色转型与发展;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使金融机构筹措期限结构相对稳定的资金,投资于一些周期长、规模大、节能、降耗、环保及以循环经济模式运营的产业、企业及项目;通过建立绿色基金或碳基金,可以稳定推进产业链绿色转型、经济绿色发展,同时,通过基金利益关系,增强参与各方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关注度、自觉性与支持力;通过开展绿色风投业务,能够有效支持某些具有行业或产业引领作用、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绿色产业、企业或项目。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二级市场。一个活跃的绿色金融二级市场可以大大提升绿色金融一级市场的吸引力和运作效率。金融管理层应鼓励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碳基金)及其衍生产品的二级市场交易活动;支持绿色金融产品的资产证券化;支持引导绿色保险的分保、再保业务;疏通绿色风投的进入、退出通道。形成与绿色金融一级市场良性互动的局面,合力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与绿色经济发展。

当然,不论金融体系中的哪类机构,也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绿色金融的风险管理都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需要认真研究、科学应对的问题。

《金融时报》记者:绿色金融肩负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的双重使命,这是一项浩大的兼有经济、社会双重功能的民生工程,而绿色金融项目往往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风险较大等特征。如何更好地让绿色金融发挥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作用?

康书生:要使绿色金融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并使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仅强调金融系统的社会责任是不够的,因为金融系统的主体是商业组织,其经营活动具有天然的趋利性,即便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资金性质与运作方式与政府财政比较,也具有本质性区别。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最大程度保障绿色金融的市场化运作。其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宏观法规、政策及规划指引。规范、调整金融机构及产业、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致力于绿色经济发展的产业、金融双方的利益。保障了产业、企业的利益,也就减轻了金融系统的风险和压力。

其次是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既对从事绿色经济的产业、行业、企业、项目提供免税、减税、贴息、担保、贷款豁免等方面的支持,又对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金融系统给予减免税收、贴息降息、担保注资、贷款收购等方面的优惠,降低金融系统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风险预期,切实保护金融系统的合理利益,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达到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大量金融系统资金投入绿色经济领域的效果,使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具有内生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产业金融等参与的协同运作机制。参与各方充分沟通交流信息,聚焦支持重点,协调政策措施,协同防控风险,合力实现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绿色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记者 柳立)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