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交易所(KRX)联手Xpansiv,计划将本土碳市场接入全球交易网络
碳道小编 · 2025-09-18 09:09 · 阅读量 · 39
摘要:韩国交易所(KRX)宣布与全球环境商品基础设施巨头Xpansiv达成合作,计划在韩国本土启动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信用市场。
9月16日,在其国内合规碳市场(K-ETS)交易价格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韩国交易所(KRX)迈出战略性一步,宣布与全球环境商品基础设施巨头Xpansiv达成合作,计划在韩国本土启动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信用市场。此举被市场视为韩国对其碳定价机制的一次关键“扩容”。目前,韩国的合规碳配额(KAU)交易主要服务于国内受强制减排目标约束的大型企业。然而,对于那些面临全球供应链脱碳压力、但未被纳入强制市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获取高质量、国际认可的碳信用以实现“净零”承诺的渠道一直受限。
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KRX将建立一个新的碳信用交易平台,该平台将直接与Xpansiv旗下全球交易量最大的碳信用现货交易所CBL实现技术连接。这一安排意味着,韩国市场一旦启动,将绕过流动性缓慢增长的初始阶段,理论上可立即分享CBL网络内来自全球数百家企业、交易商和项目开发商的订单流。
“我们的目标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实现能源转型目标所必需的关键机制,”Xpansiv首席执行官John Melby在声明中表示。
竞逐亚洲碳金融版图
KRX此举正值亚洲各国竞相布局碳金融基础设施之际。邻国日本已于去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启动了官方碳信用交易;而新加坡的Climate Impact X(CIX)平台,在淡马锡(Temasek)和新加坡交易所(SGX)的支持下,早已成为区域内自愿碳市场交易和拍卖的活跃参与者。
分析人士指出,与竞争对手相比,韩国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庞大的、有减排需求的工业基础。三星电子、现代汽车和SK集团等跨国巨头正不断受到来自苹果等下游客户和RE100等国际倡议的压力,要求其供应链全面实现碳中和。一个本地化、但全球联通的碳信用市场,将为这些企业提供一种比内部减排更具成本效益和灵活性的履约工具。
“这不仅关乎环境责任,更关乎未来的出口竞争力,”一位驻首尔的ESG策略师评论道,“如果韩国企业无法便捷地获取和注销高质量的碳信用,它们可能会在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中处于不利地位。”
未来框架:兼容CORSIA与《巴黎协定》第六条
此次合作的一个关键技术细节在于,新市场计划交易的资产将不仅限于传统的自愿碳信用。公告明确提及,该平台将支持国际航空业碳抵消与减排计划(CORSIA)以及基于《巴黎协定》第六条产生的国际转让减排成果(ITMOs)。这预示着KRX和Xpansiv的布局具有更深远的考量。随着全球碳市场从碎片化的自愿行为,逐步走向由国家间双边协议和国际规则主导的合规交易,一个能够处理和清算不同标准、不同司法管辖区碳资产的平台将拥有巨大的先发优势。韩国交易所董事长兼CEO郑恩甫(Eun-bo Jeong)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培育亚洲领先的碳市场”。
来源:Climate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