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的“碳中和城市”目标

碳道小编  · 2018-09-12 07:09 · 阅读量 · 1783

摘要:热电联产式集中供暖不仅大大提高了能源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目前,赫尔辛基93%的建筑物都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

为进一步加速节能减排的步伐,2017年9月,赫尔辛基市重新设定了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城市”的目标,将此前的目标提前了15年。

文/《环球》杂志记者 徐谦(发自赫尔辛基)

  有“波罗的海的女儿”之称的赫尔辛基,如今又被誉为“环保之都”,从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到鳞次栉比的节能建筑,从井然有序的垃圾分类、回收到热电联产型集中供暖,处处都留下了这座城市“绿色环保”的印记。

  为进一步加速节能减排的步伐,2017年9月,赫尔辛基市重新设定了到2035年实现“碳中和城市”的目标,将此前的目标提前了15年。

让私家车“没必要”

  赫尔辛基拥有四通八达、服务优质高效的公共交通,在欧盟出版物《政治(Politico)》2017年11月公布的城市交通指数排名中,赫尔辛基在欧洲20个大城市中名列榜首。

  赫尔辛基长期以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其目的是减少人们出行对私家车的依赖,从而降低交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赫尔辛基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有轨电车、地铁和通勤火车。据赫尔辛基交通局统计,2017年,整个公交系统全年运送旅客达3.75亿人次,比2016年增长了2.2%。

  2015年7月,赫尔辛基的通勤火车开始与赫尔辛基国际机场连通。之后,越来越多的前往机场的旅客选择乘坐通勤火车以取代出租车。赫尔辛基的出租车费用相对较贵,大约15公里的车程,乘坐出租车要花费40~50欧元(约合317~395元人民币),而乘坐隶属于公交系统的通勤火车只需5.5欧元(约合43元人民币),如果使用公交卡则仅需4.2欧元(约合33元人民币)。

  赫尔辛基市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7月到2016年第一季度,不到一年时间内,在前往机场的旅客中,乘坐通勤火车的人数已占13%。

  据统计,公共交通在赫尔辛基地区交通中的比例已达40%,每年人均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次数达400次以上。在赫尔辛基市中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比例达70%。

  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步骤之一,从2017年开始,赫尔辛基逐步启用全电动公交车。2017年,共有12辆名为“Linkker”的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赫尔辛基交通局说,全电动公交车不产生有害的局部排放,由于是全铝车身,与其他公交车相比,Linkker仅消耗很少量的能源。

  赫尔辛基交通局表示,赫尔辛基的目标是到2025年使30%在赫尔辛基大区运营的公交车电动化,以实现其制定的到2025年将碳排放量在2010年的水平上减少90%以上的战略目标。

  在公共交通方面,赫尔辛基市还在酝酿一个愿景规划——在2025年之前将该市公共交通系统改造为全覆盖、点对点、“按需移动”的服务体系。据当地媒体报道,这项计划的终极目的是让赫尔辛基居民觉得拥有私家车没有必要。

热电联产型集中供暖

  芬兰地处北欧苦寒之地,冬季漫长,气候寒冷,用于供暖的能源消耗占所有能耗的40%左右。因而,在供暖方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对于能源匮乏、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的芬兰至关重要。

  芬兰是热电联产技术的世界领先者,以热电联产的方式集中供暖是芬兰解决供暖高能耗的一项重要创新手段。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热电厂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水加热并通过密布在城市地下的供暖管道,向用户提供集中供暖和洗涤用热水。每个住宅区的集中供暖自动控制调节中心可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调节供热温度。暖气管道内的回水通过集中供暖管道被送回热电厂加热后循环使用。

  热电联产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燃料热效率可达90%以上,比单一发电或单一供暖节能30%以上,更重要的是可将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在赫尔辛基,共有5个热电联产的发电厂向全市提供集中供暖,地下供暖管道长达1200公里,几乎覆盖整个市区,铺设到每个居民区的每座住宅楼。在冬季,即使室外温度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住宅和办公室的供暖温度通常仍可保持在20℃~22℃,有些住宅甚至能达到25℃~26℃。

  由于使用热电联产式集中供暖,能耗大幅降低,居民所支付的供暖费用也相对低廉。赫尔辛基的供暖费和热水费是一同计入物业费的。以位于赫尔辛基东北部的一栋居民楼为例,供暖费加上热水费每人每月仅13.5欧元(约合107元人民币),一个四口之家,每月仅需支付54欧元(约合428元人民币)。

  热电联产式集中供暖不仅大大提高了能源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目前,赫尔辛基93%的建筑物都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

  由于在热电联产式集中供暖方面的成就,2013年,欧洲委员会市长公约授予赫尔辛基市“最佳能效城市”的称号。

“芬兰人很有环保意识”

  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早已融入芬兰人的日常生活。芬兰环境部废物处理方面的专家西尔耶·斯滕认为,芬兰人“很有环保意识”,而注重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环保方式,可从自身做起。

  赫尔辛基大区每年产生约100万吨垃圾,其中50%以上被回收利用,而回收利用源于居民细致的垃圾分类。

  在赫尔辛基,每个居民住房公司都会在各自的垃圾房里设置各种不同的垃圾箱,用于收集不同种类的垃圾。

  在位于赫尔辛基东北部的维基小区,《环球》杂志记者走进一间垃圾房,看到垃圾房内干净整洁,没有异味,靠墙的两侧各摆放着一排垃圾箱,每个垃圾箱上都用不同颜色的文字显著地标明是哪一种垃圾。垃圾房内共有可降解垃圾、混合垃圾、纸张(报纸、广告、书本和杂志等)、纸板(包装用纸板和纸盒等)、金属及玻璃等6种垃圾箱。

  正当记者准备离开时,居民萨丽手里提着几个袋子走进垃圾房。当问及垃圾分类对她来说是否很麻烦时,萨丽回答说,“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平时在家里随手就把要扔掉的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开放置,再定时拿到垃圾房扔进不同的垃圾箱内,没觉得有什么费事儿。”

  除了以上提到的6种垃圾外,电池、打印机墨盒等有害垃圾还需另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居民区内的超市都会设置收集有害垃圾的专用盒子,标明收集的是哪种有害垃圾。当地居民都会在逛超市时,自觉地顺便将废弃的电池和墨盒等带来扔掉。《环球》杂志记者注意到,放置在超市的有害垃圾盒子经常是满满的。

住宅建筑的奥妙

  在冬季寒冷、能源匮乏的芬兰,建筑和供暖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早在2002年12月底,芬兰环境部就颁发了建筑物隔热绝缘的法令。新法令规定建筑物的墙体、天花板和地板都必须有隔热层,并采用先进的隔热绝缘建筑材料;窗户需有两层或三层玻璃;增加墙体的厚度;每个房间的供暖装置均需安装自动调节阀门;室内需安装通风装置。

  在维基小区的一套建于2005年的住宅内,《环球》杂志记者发现,这套房子的外墙很厚,墙体、天花板、地板都有隔热层,门窗的密封效果也非常好,窗户都是三层玻璃,这些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热量流失,保持室内温度。

  这套住宅设有集中供暖控制中心,在冬季,它可以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来控制供热温度,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0℃~26℃。而且,住宅内的每个暖气片上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住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调节室内温度。

  暖气管道内的水还可以通过管道,送回到热电厂加热后循环使用,用于洗漱、洗衣和沐浴。

  此外,这套住宅还安装有空气循环通风装置。它可将室内人体、家用电器以及照明灯等散发出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储存,同时利用回收的热量将进入室内的新鲜冷空气加温。室内外空气不断进行交换,既保证了室内空气新鲜,又大大降低了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这套住宅的主人说,“冬天时,暖气摸上去并不热,但在室内,我们可以跟夏天一样穿短袖T恤。”她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有一年冬天,暖气出了问题,以至于有两个星期家里所有的暖气片都是凉的,当时室外气温是零下26℃,而室内温度仍能保持在22℃。

集中制冷解决方案

  芬兰的夏季凉爽舒适,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芬兰人对制冷并没有太多需求。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芬兰的夏季气温开始升高,人们对制冷的需求也随之上升。

  赫尔辛基能源公司Helen从1998年开始向赫尔辛基市的部分地区提供集中制冷。夏季无需供暖,热电联产发电机组产生的热能就会浪费掉,Helen的制冷系统正好利用这些热能为公司的吸收式制冷机提供能源;而在冬季,则是利用冷冻条件下的海水直接实现制冷。据估计,这种吸收式的集中制冷可使以制冷为目的的电力消耗降低达90%。

  夏季吸收式制冷机生产出的冷却水和冬季的海水,都先在储备中心存储起来,再像供暖一样,由铺设在地下的管道将冷却水输送到建筑物的制冷设备中,管道中冷水的温度保持在6℃~8℃。

  目前,Helen的集中制冷系统为赫尔辛基的购物中心、酒店、办公楼、博物馆、音乐厅、剧院、室内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以及市中心的大部分居民楼提供制冷,已覆盖1360万立方米的建筑物,是欧洲第三大集中制冷系统,曾获得2013年全球区域能源气候奖。

  据统计,赫尔辛基集中制冷使用的能源中,80%源于海水这样的免费能源或回收利用的能源。

  2017年9月,赫尔辛基市重新设定了“碳中和城市”的目标,将此前的目标从2050年提前至2035年。2018年3月,赫尔辛基市的专家小组又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根据这项行动计划,在建筑方面,赫尔辛基将通过提高新建筑的能效标准,使供暖所需的能源消耗减少20%;在电力方面,赫尔辛基将力求使建筑物自身生产的太阳能(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供建筑物本身自用的能源)在全市能耗中所占的比高提高17%;在交通运输方面,赫尔辛基将减少69%的交通排放,并将电动车的比例提高到30%;此外,赫尔辛基能源公司Helen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从目前的10%增加到70%。

  据赫尔辛基市政府发布的公报,市议会将对这项行动计划做出最终决定。

来源:2018年9月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