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的两个绿色金融典型案例

碳道小编  · 2018-07-12 09:07 · 阅读量 · 783

摘要:7月6日至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阳正式举行。全球及国内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齐聚贵阳,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创新发展与绿色转型、环境与健康、绿色发展统计、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今年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办10周年,也是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的第5年,论坛连续成功举办10年,已经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知名品牌、著名平台,成为中国向世界递送的一张“绿色名片”。​​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绿色金融论坛开幕式现场

7月6日至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阳正式举行。全球及国内政商领袖和专家学者齐聚贵阳,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创新发展与绿色转型、环境与健康、绿色发展统计、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今年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办10周年,也是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的第5年,论坛连续成功举办10年,已经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知名品牌、著名平台,成为中国向世界递送的一张“绿色名片”。

01、案例一:贵州的绿色金融模式要跟扶贫紧密衔接在一起

贵安新区开投公司总经理助理、绿色金融港管委会副主任蓝虹教授说,亚玛顿光电公司光伏扶贫贷案例适合贵州、适合农民屋顶的光伏组件,农民不需要出钱,采取的是企业安装、农户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
据了解,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免费获得光伏组件的安装,20%的电归农民自用,80%的电上网可卖到相关的电力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可以获得卖电收入。

但这样的好项目也有融资难的问题。蓝虹介绍,这个项目所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农户,无论是企业、公司、银行,都不具有千家万户农民的管理能力,因此这个项目的贷款风险性非常大。
绿色金融的出现解决了这样的困境。绿色金融港管理会的技术团队通过实地考察,给他们设计了企业+金融机构+中间管理层的模式,在县一级、乡一级增加了县乡的中间管理层。中间管理层与农户联系,可更容易获取信息,从而降低了项目的融资风险,使项目成功与绿色资金对接。
如今,亚玛顿公司成功从贵州银行申请到1亿元光伏贷款,有效解决了全国光伏贷项目中农民跟银行、企业对接时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高等问题。
根据核算,这个项目的推广,农民每年可获取8340.9元收益,同时还可以免费获得自用电。蓝虹说:“这样的模式,正是贵安新区和整个贵州所需要的绿色金融模式。”
蓝虹介绍,贵州的绿色金融模式必然要跟扶贫紧密衔接在一起,这个光伏贷项目的典型性就在于,它解决了整个贫困地区或者相对贫困地区在使用新能源中所产生的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技术上如何将银行、企业与千家万户的农户去对接,解决他们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融资风险比较高的问题。


02、案例二:贵州的碳减排量将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出售
贵安新区电投公司分布式能源项目是贵州省乃至国内首个采用1+3模式的智慧能源项目,1+3模式是1种清洁能源+3种再生能源,即天然气和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空气动力储能等4种能源的多能互补模式。
再生能源的特点是靠天吃饭,1+3模式解决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使用再生能源的难题。
蓝虹介绍,在1+3模式中,天然气与三种再生能源联动,当再生能源充足使用的时候,天然气是不使用的,只有当再生能源不够时天然气才会跟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使用再生能源,又可以解决再生能源在供给比较不稳定的情况,既有稳定的能源供给,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再生能源,减排减碳。

这个项目在整个碳资产管理方面的减排效果非常显著。根据核算,贵安云谷分布式能源中心相较于常规能源系统,每年减少的碳排放是3728.6吨,贵安新区能源综合利用率高达86%,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35.2吨。
贵安电投公司规划了十个类似的分布式能源站,如果整体打包,总的减排量是非常可观的。可以卖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强制性减排地区。同时,因为这样一个分布式能源中心,碳减排也符合国际环境标准,所以它甚至也可以卖到国际碳市场。
在当天的绿色金融论坛上,贵安电投公司与北京环交所签约建设十个能源中心,碳减排量将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出售,预计会带来85亿元的收益。这是贵州省第一例碳金融项目。碳金融交易绝不仅仅局限于在一个地区,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生态补偿功能。


来源:能源与投资



热门评论